通身大汗出,热当去矣。喻昌曰:两经合病,当用两经之药,何得专用麻黄汤耶?
三阳合病者,太阳、阳明、少阳合而为病也。方有执曰:此示病后不谨调理,致复之大法。
半夏有毒,似不当散少阴病,咽中伤,生疮,不能语言,声不出者,苦酒汤主之。柴、桂解未尽之表邪,大黄攻已陷之里热,人参、姜、枣补虚而和胃,茯苓、半夏利水而降逆,龙骨、牡蛎、铅丹之涩重,镇惊收心而安神明,斯为以错杂之药,而治错杂之病也。
脉短者,气衰阴也。期门为肝之穴,肝为藏血之所,今邪入血室,故刺期门,随其血分实热而泻之也。
下利脉沉弦者,下重也。程知曰:言太阳、少阳合病下利,宜用和法也。
所以然者,胃中虚冷,水谷不分,故小便不利而大便必溏也。热仍不去,而无他证,则为邪未尽而不解也。